上海财经大学创业学院师生到利郎参观交流
发布时间:2016-07-15 16:23 浏览量:23
近日,上海财经大学创业学院师生一行38人来到利郎总部参观交流,就读于财大匡时创业班的他们,其中不乏硕士博士,都是一心想创业的学生们。利郎执行董事副总裁胡诚初负责接见,并于座谈会上与师生们分享了利郎的创业与发展历程,同时就学生们提出的问题做了耐心的解答。
▼胡总正于座谈会上耐心解答学生们提出的问题
A:参观了利郎总部以及听闻了您分享的利郎发展历程,觉得利郎践行的步伐与《景观社会》一书里提到的观点十分吻合,不知利郎是如何打造“景观”的?
胡总:我们总裁王良星特别有景观创造的思维,如从我们公司整体的外观,到我们的会议室,都融入了时尚的景观,为的是让员工能生活工作在一个充满人文艺术的时尚氛围里,才能做好我们致力于简约时尚的追求。作为一个品牌企业,在成长的过程中,确实要与时俱进。如果说企业总是停留在自己本身去思考,没有结合外面世界的变化,必然会落后。在2013年之前,很多服装品牌都在追逐高大上,都想把自己的品牌打造成Armani、ErmenegildoZegna、Prada,但自从HM、UNIQLO、海澜之家等兴起之后,人们的消费心理就变了。世界在变化,文明也在发生改变,一样的道理,从景观上说,因为人的消费心理改变了,消费者更加注重的是体验,对于景观的要求也会更加成熟。现今你到市场上去看,很多品牌都在打造自己的生活馆、集合店,都在创造主题,迎合消费需求。就利郎今年推出的轻商务系列来说,对于店址的选择、景观的布置、产品的陈列也十分重要。
B:就现在经济发展来看,各行各业都存在着经济产能过剩的问题,在这样的一个时代,利郎或者您个人是如何去把握的,如何去应对的?
胡总:现在来说,各行各业都面临着一定的挑战,复苏还有待时日,从英国的脱欧所引起的各国经济形势的变化,就大约可以找到你们想要的答案。但作为创业者来说,我想起巴菲特曾说过的一句话:当别人贪婪的时候,我恐惧;别人恐惧的时候,我贪婪。机遇往往都是从埋怨与困难中产生。在这样一个形势下,应要把握好契机,比如,就业形势不好的时候,可能会形成高端人才的流动,那不正是企业引进高端人才的好时机。经济繁盛之时,人心稳定,企业花再大量的资金去挖掘人才,人们也不一定会愿意换岗。从产品上说,随着时间的推移,我们也不断在调整,未来,利郎也将融入更多高新技术,满足年轻的消费心理,适应消费调整。
C:大家都知道服装的毛利其实比较低,许多服装品牌早些年赚到的钱都投到了陌生行业中,请问利郎现在还在坚持主业吗?
胡总:早年我们董事长就有一个非常清晰的理念,即要专心、专注、专一、专业做服装,这就十分明确了利郎未来的发展方向。2015年利郎营业额是26.89亿元人民币,毛利也接近50%,还算是一个比较可观的数据。在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,要学会去开源节流,要学会在细节中控制成本。
D:我感觉目前的互联网公司都比较冒进,创始人都希望公司能够快速的成长。一个传统的企业可能需要奋斗20年才能上市,但如今一个互联网企业大约5年,不超过10年就可以上市。现在我们还在提倡“工匠精神”,如果说,这个“工匠精神”也能够应用到互联网企业,让互联网企业能够走得更踏实些,更扎实些就好了。
胡总:当“互联网”一词成为热词,一个APP突然间就市值几个亿,我认为这是有点急功近利的做法。经历过十年浩劫改革开放的人都知道,当医生把救死扶伤白衣天使的宗旨遗忘了,教师把“灵魂工程师”的桂冠舍弃了,一切向钱看的时候,都想着一夜暴富,这个社会就岌岌可危。现在大家回想,早年冒出来的互联网企业,是不是一大半都不复存在?这说明什么?说明了我们不论是做互联网,还是做实业,还是要扎扎实实,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实践,在今天,互联网也算是实业,而这里的扎实,并不是“慢”,而是说措施扎实。要打造一个品牌企业,从最初的产品、做渠道、做传播……落实到最后还是做文化,而这个文化即是:做人。作为投资者,一看才能、二看人品、三看团队,创业者应是一个心态平和的人,看准一份事业,步履稳健,才会得到良好的回报。
座谈会末,胡总鼓励这些旨在创业的学生们,在创业中永远记住两句话“用工匠精神做事,以匠心情怀育人”才能使你的事业蒸蒸日上。
▲一眼望见利郎大院内别有洞天的产品展厅,后来他们满载而归。
- 上一篇:中国利郎宣布二零一六年中期业绩
- 下一篇:利郎开展“不忘初心 健康出发”健康跑活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