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尔夫服饰赛道火了!外国品牌抢占市场,“爹味” 成了破圈难题
发布时间:2025-09-30 11:17 浏览量:2
“老钱风”还未退潮“Golfcore” 又悄然兴起。
韩国PIV'VEE、美国Malbon Golf 等海外品牌纷纷来华设总部、开首店,本土品牌比音勒芬更是靠着毛利率坐稳 “衣中茅台” 称号。
曾经被贴上 老登最爱” 标签的高尔夫服饰,如今成了品牌争抢的香饽饽。
但这群长期被诟病 “爹味重” 的服饰,真能靠新玩家的涌入彻底撕掉标签、实现破圈吗?
品牌们的疯狂布局本质是盯上了中国高尔夫服饰市场的增量蛋糕。
随着《纺织工业提质升级实施方案》、《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方案》等政策密集出台,为行业发展铺路。
预计2030年核心高尔夫人口达将升45%,年轻消费者的加入让这个小众市场有了大众想象空间。
这场“卡位战”里两股势力打得火热。本土玩家擅长“借势发力”,壹佰高尔夫联姻韩国Amazingcre,凭借自身渠道优势将其送入上海高端百货。
利郎与迪桑特合资运营美国老牌Munsingwear,在成都、武汉快速铺开门店。
比音勒芬更狠不仅连续三代为中国高尔夫国家队打造奥运战袍,还靠专利面料把POLO衫卖到2680元,2024年营收突破几十亿元。
跨界巨头则直接 “亲自下场”,FILA GOLF将高尔夫列为三大精英运动重点布局,连续三年赞助沃尔沃中国公开赛,还通过“无界少年团”计划绑定青少年群体。
Lululemon 签下美国球手 Max Homa,试图将瑜伽服的用户粘性复制到高尔夫领域。
外国新势力也来势汹汹,2020年才诞生的韩国PIV'VEE,首店直接开进深圳平安中心,用小清新设计瞄准年轻女性。
美国Malbon Golf一边在上海设中国总部,一边和CLOT搞快闪、与Jimmy Choo推联名款,把高尔夫穿搭和街头潮流绑在一起。
日本MARK&LONA 半年内连开北京国贸、深圳沙河球会两店,靠学院风、朋克风等多元设计吸引 Z 世代。
虽然表面看着各大品牌热闹,但高尔夫服饰行业的“老毛病”并没根治,甚至成了破圈的最大阻碍。
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高雷同,无论是国际大牌还是本土品牌,长期被西式精英风绑架,素色POLO、硬挺西裤成了标配,设计语言高度重合。
某电商平台数据显示搜索 “高尔夫男装”,前20页有12页都是藏青、灰色系Polo衫,版型差异不足 10%。
再加上高门槛更是让普通消费者望而却步。他们的价格不一但都不便宜,比音勒芬一件T恤卖1000元到2000元,HONMA的高尔夫套装动辄上万元。
国内高尔夫场地稀缺2024年核心球场不足500家,赛事声量远不及网球、跑步,品牌很难像户外装备那样借运动热度破圈。
加上传统营销多聚焦于高端球会,普通消费者连了解产品的渠道都很少。
最致命的是“爹味” 带来的客群固化。长期以来高尔夫服饰的核心客群是45岁以上高净值男性,他们注重身份象征多于时尚表达,这让品牌形成了“中年商务” 的刻板印象。
调研显示30岁以下消费者中,62%认为“高尔夫服饰是父辈穿的”,女性消费者占比长期不足25%。而这种认知偏差让想吸引年轻人的品牌陷入两难。
为了撕掉“爹味”标签新老玩家都在悄悄变脸,从定位、产品到营销全面革新。
品牌定位开始“减龄”,美国CALYN GOLF直接抛开 “运动专业” 标签,主打 “文化时尚生活方式”,门店摆满艺术装置,弱化球场元素。
比音勒芬则提出“新贵风”概念,签约丁禹兮、胡一天等年轻代言人,90后VIP客户增速超50%。这种转向精准踩中了年轻精英 “既要身份认同,又要个性表达” 的需求。
让产品设计更贴合年轻人,MARK&LONA一年推出4种潮流风格,从海洋风到朋克风无缝切换,把快时尚逻辑搬进高尔夫服饰。
Malbon Golf更绝,融合地域文化设计产品,还和NEIGHBORHOOD推出街头机车系列,让高尔夫服饰能穿去音乐节。
比音勒芬用专利“微八小领型”解决传统POLO卡脖问题,23种色彩覆盖商务、露营等多场景,打破 “球场专属” 限制。
功能性也没掉队比音勒芬的BT_Gritty面料抗皱又透气,FILA GOLF的防晒系列UPF值达50+,兼顾时尚与实用。
营销玩法更接地气,Malbon Golf在小红书靠 “高尔夫穿搭通勤记” 剧情内容圈粉,PIV'VEE 用 “闺蜜球场 ootd” 种草年轻女性,比音勒芬抖音直播单场销售额破千万,线上收入同比暴涨71.82%。
线下FILA GOLF深度参与青少年赛事,不仅冠名还帮选手规划职业路线,把品牌植入年轻群体成长轨迹。
Malbon Golf与CLOT的快闪店,更是靠潮人打卡刷屏社交网络。
比音勒芬品牌线上增速惊人,2025上半年营收达21.03亿元,但净利润同比却下滑13.56%。
年轻消费者喜欢高尔夫服饰的 “高端感”,但又反感其“老气横秋”。老客户坚守品牌的 “圈层属性”,却排斥过于潮流的设计。
品牌稍微偏向年轻化就可能被老客户视为 “掉价”,若固守传统又抓不住增量市场。
日本品牌HONMA就曾陷入类似困境,2024 财年中国市场营收增长15.7%,但年轻客群占比仍不足20%,只因不敢轻易打破 “高端商务” 的固有形象。
中国高尔夫服饰市场的热闹,是消费升级与时尚迭代共同作用的结果。
尽管 “精英光环” 的枷锁仍在,但新老玩家的探索已让行业看到希望,这个小众赛道或许能在未来五年迎来真正的爆发。